抗日战争时期,国军将领孙立人立下赫赫战功,给蒋介石也争了不少脸面,可后来这位良将却被老蒋软禁33年之久。1990年,孙立人病逝前,留下的八字遗言让人泪目。
1900年,孙立人出生于安徽庐江,父母都是读书人。年幼时,孙立人就跟着家人离开安徽,去往山东青岛定居。
幼年的一段经历对孙立人影响特别大,一天,孙立人正在海边玩耍,捡了很多漂亮的石头,可却都被几个德国小孩抢了去,甚至还遭到这几个外国小孩的打骂和羞辱。
这件事让孙立人早早的意识到,落后就要被挨打,只有强大起来才能不任人欺凌,经过不懈努力,他后来以优异成绩成功考入清华大学。
之后,孙立人又去了美国弗吉尼亚军校留学深造,和马歇尔还是同班同学。1928年,孙立人学成回国,在税警总局第四团担任了团长职位。
任职期间,孙立人通过一系列方式对部队进行改革,大大提升了部队的作战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。
展开剩余67%抗日战争期间,孙立人所在的部队被编入新38师,因在队伍中表现突出,他很快就升任为新38师师长。
1942年,孙立人带领部队加入中国远征军奔赴缅甸,取得仁安羌战役大捷,将被围困的英军解救出来。
因为在战役中的出色表现,孙立人饱受国际社会的赞誉,还被称之为“东方隆美尔”,可以说,孙立人的军旅生涯是非常灿烂辉煌的。
可孙立人不是蒋介石的亲信,在之后的解放战争中,国民党最终落败,当时蒋介石没有直接逃往台湾,先去了澎湖列岛。
对生性多疑的蒋介石来说,台湾是个陌生的地界,那里一切都是未知的,不敢贸然前去。直到陈诚等人亲自前往蒋介石住处拜访,几人进行了深入谈话,才让蒋介石下定决心去往台湾。
蒋介石先去的地方不是台湾台北,而是台湾高雄,在飞机落地高雄时,蒋介石谨慎万分,等到孙立人亲自上飞机迎接,才彻底下定决心,走下了飞机。
对蒋介石而言,孙立人是在他落难之际仍然支持他的人,按理说应该是相互信任,可后来,蒋介石对孙立人有了怀疑和猜忌。
蒋介石忌惮孙立人的才干,还怀疑孙立人与美国方面有别的联系,此前美国的确曾暗地里表示过让孙立人来接任蒋介石的位置。
当蒋介石感受到了威胁,为避免孙立人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地位,开始对孙立人百般戒备,两人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深。
1955年,蒋介石利用“郭廷亮谋反案”将孙立人免职,给他扣上了谋反的帽子,将其软禁起来。
那段日子是孙立人最难熬的岁月,一家人的生活举步维艰,直到33年后才恢复了自由之身,开始享受起晚年生活。
1990年,孙立人与世长辞,去世前留下八个字:“不葬大陆,棺不入土。”中国人总是讲究落叶归根,因政治原因他几十年来远离故土,只能寄希望于死后能够葬回故乡。
可惜的是,由于各种现实原因,孙立人的遗愿未能得到满足,如今他的棺椁还保存在台湾的东山墓园。
发布于:浙江省杠杆配资.股市配资技巧.红腾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